欢迎访问飞浮学习网!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两万五千里长征;从井冈山、延安,到星星之火燃遍全国……正是靠着先进的思想,先进的主张,先进的组织,先进的觉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掌 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观察再造场景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

讨论分析理解概念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构建宏观知识结构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情感态度价 值 观爱国情感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思想意识中国的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妥协,无法完成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五四爱国运动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3、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对于“21条”,要指出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与日本帝国主义签定的卖国条约]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 内容 性质 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2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经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 能力方面:

(1)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教学,使学生能分阶段的,并能完整的认识新文化运动。

(3)引导学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为救为进行的探索与抗争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不屈的探索与抗争才是中国不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历史背景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搭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条件框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国际条件,国内条件等,训练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思路。

(2)训练学生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形成历史事件背景的全貌,如何将事件经过结构化,对事件意义的分析可归纳为几个层次等。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是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式发生的变化。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半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这一历史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可避免。同时自然反驳了一种错误的说法:“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这种说法夸大了偶然性因素,忽视了必然因素。

2. 难点分析:

(1)观克思主义的传播。讲清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阶段特征,通过对各派别思想的了解,及“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分析,表明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是根据自身的亲身实践,审慎的思考,才作出的抉择。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要与以往的革命相比较,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前途、历史背景等方面分析、体会,得出结论: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他们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五四运动以后,领导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起来。这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堂教学设计

师:请思考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都有哪些?结果如何?教训有哪些?

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

师:(板书: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 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师: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1.中国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材料

1:民国初年新注册的工厂数(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材料2:辛亥革命前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师:分析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及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引起阶级结构的哪些变化。生:(分析概括,及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师:1918年新文化运动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生:(回忆旧知识)师:为什么十月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启发了中国人民?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具有哪些特殊的吸引力?生:(对此并回答)师: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中国的思想界正发生着大变动,而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否改变?黑暗的现状是否改变?生:(思考并回答)3.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材料1军阀护充军队数目:1914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材料2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材料3从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材料4据统计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货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材料5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年日本对货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师:结合材料思考: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一战期间仍加紧对华侵略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段祺瑞政府以图实现其独霸中国目的的是哪一国?

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概括)

师: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革命运动的爆发不可避免。二、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及经过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师: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全权代表陆征祥等参加。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如下:材料1(1)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性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2)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3)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材料2“和会”议长克里蒙梭以其不在和会权限之内,拒绝讨论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中获的权益已由英、法、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的换文,故日本拒绝交还在山东的特权。材料3和会规定德国应归还八国联军入京时夺取的中国的天文仪器;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殊性权交给日本。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的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的开始了。

2.经过

师:请大家新闻记者课本第189页、第190页、第191页有关内容及《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松沪沪军史-卢永祥电》及第195页《北京市民宣言》等有关内容,回答如下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运动前期的主导力量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然而学生讲演者“垂泪而道”,听众“掩面而泣”;却感动不了军警。6月3日军警逮捕学生170余人,6月4日逮捕700余人,6月5日2000名学生遭到军警马队的冲击。回答:这时的学生运动有什么局限性?生:(结合材料回答)师: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唤醒了中国各界民众,工人首先起来支持学生运动。6月3日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6月5日开始,上海商人罢市。许多商店门前贴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那么,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波及的范围?从运动的口号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北京市民宣言》看,陈独秀、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回答问题)

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师:一战的空前残酷,战后的极度混乱,使世人为之震惊,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后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吸引力;而巴黎和会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又给中国人以实际的教训,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主要原因。“寻求根本的解决”是知识界的呼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从此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学生阅读课本第192页、第193页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师: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哪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刊物,有哪些?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几位代表人物是谁?“问题”与“主义”的各自观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生:(依据课本有关内容及教师设问的要求回答)

四、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师:(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有关内容深化、理解教材)性质:中国近代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问: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什么说是彻底的?从斗争的坚决性上思考)社会各主要阶层在这场革命中的表现:学生、工人、商界及先进知识分子等,说明这是一场人民大革命。

生:(归纳分析)

师:为什么说“中国工人阶级能发展自己阶级的独立力量与独立斗争,显然与此次罢工有很大的影响?”

生:(联系旧知识。从中国产业工人诞生起就进行的反抗与五四运动中工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怎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世界意义?

生:(结合课本回答)

师: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设计如下问题:(1)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理解?领导阶级、群众基础、指导思想、革命目标、革命前途、国际背景)

师:(做小结)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民作出了奋斗和牺牲,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仍未改变,一场更为巨大的革命风暴正在孕育着。五四爱国运动所表现同的蓬勃的气势,特别是其中孕育的无限生机,使这一运动成为中国革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投影片:概括本节内容)背景:国际――[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A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B政治力量的变化――C思想结构的变化经过:爆发 初期阶段 发展 结果意义:性质国内意义:范围 群众基础 伟大功绩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3

“五四爱国运动”是高一历史第18课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先讲解学生熟悉的过程,在通过过程来分析背景和意义。考虑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课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所以重点放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将形成本课的一个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

二、思想教育目标: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三、能力教育目标

a) 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b) 通过五四运动和以前革命(特别是辛亥革命)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说教学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

第二部分:说教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采用了讲述发、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4

教学目标

1.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根据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党成立后中国出现的工运高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一大”有关内容和“二大”有关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诞生的,党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制定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方针政策,必然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我党“一大”,“二大”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体会认识问题的过程。

(2)训练学生学习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看待“二七惨案”的教训,可归纳为几个层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必然的。诞生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发生的变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运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我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了干部和组织的准备。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使条件成熟。

(2)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有关内容是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难点分析:“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是难点。要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后的状况引出思考,得出结论:必须联合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课堂教学设计师: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正是在20世纪中国人民正规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心革命开始了。请思考辛亥革命有哪些功绩?生:(思考并回答)

师: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战胜卖国的封建政府,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但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失败的。讨论并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这场革命有哪些明显的弱点?(学生可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引导总结)

生:(讨论)

师: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间隔只有十年。“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建立“一个革命的党,一个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及其走狗”的政党,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板书:第六章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师:(投影材料)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基本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

(1)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大工业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出现的,它是当前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真正的革命阶级。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中学识丰富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在艰巨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来的。

(3)马克思主义必须到工人运动中寻找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使自己有所依托并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否则会在书斋中枯萎下去;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形成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

师:(回答问题: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请思考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是否具备了建党的条件?)

生:(思考,教师引出下文)

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1.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师: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工人运动有了怎样的发展?生:(回忆旧知识)师:“五四运动”后,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1921年工人的罢工斗争49次,参加人数10.8万人。他们迫切地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组织领导。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基础

师:“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状况?“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什么?

生:(回忆旧知识并分析思考)

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突破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并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3.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干部和组织条件

师:(指导学生看第196页<共产主义小组分布示意图>指出图上标有党徽的八个地名。及党成立前夕国内6个共产主义小组和国外2个小组的所在地=

生:(读图分析)

师:介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情况及其活动。使学生体会“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97页有关内容)。体会“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生:(分析体会)

师:在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中,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团组织的建立,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业工人较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想念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马克思主义被灌输到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去,通过这一桥梁,无产阶级才明确自己的使命,看到斗争的前途,由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雏形,它表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4.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生:(阅读第196页有关内容)师:到20世纪20年代建党的条件成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决不是偶然的。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师:(通过对课本有关“一大”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一大”的时间,地点,代表,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名称,党的纲领,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领导结构)(投影材料)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_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本)

师:“一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斗争予头是什么?革命的动力是什么?

生:(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师:中共“一大”的意义是什么?“新型”政党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理解:指导思想与以往的不同;奋斗目标与以往的不同;阶级基础与以往的不同;中国共产党诞考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与以往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暴统治下的中国,“新型”的政党诞生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投入到直接的革命斗争中,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富有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坚强的战斗力。尽管人数很少,仅有50余人,却使旧社会一切腐朽势力深感恐慌,北洋政府惊呼“其祸甚于洪水猛兽”,应“严加防范,以遏乱萌”。她在诞生给灾难学生蝗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自雅片战争以来,历史就给中国人民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中国人民已经进行了80年的抗争,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但一次次失败表明,这两大任务既不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可能完成的,也不是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能完成的。她带领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着坚决、彻底而有效的斗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有了先进的政党,就要解决两个根本的问题:第一认清革命的对象;第二广泛地发动群众。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 ,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做“第一任务”。

三、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国的现状

生:(回忆华盛顿会议有关内容;及军阀混战局面)

师:1922年1月,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共产国际于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每欠代表大舍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大会号召远东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独立。这次大会对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起了直接帮助作用。\

2.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 地点 中心任务(革命的敌人、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_军阀”、“反帝”、“统一、真正、民主共和国”(投影材料)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目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这个新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面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性,是“革命运动中的要素”;“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_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_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9页,第200页有关内容,结合本专业回答以下问题)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革命动力有什么变化?与“一大”比较有何变化?根据课本及本专业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

生:(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得出结论)

3.意义

(1) 第一次提出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纲领口号,都没有正面的明确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都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当然也不会为这个目标而采取彻底的革命步骤)

师: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初生的党,就已破天荒的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她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朝着解放的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

(2)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至此,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过程完成了。

四、 工人运动的高潮师:“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生:(及时反馈课堂知识)

师:“一大”后中国共产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自此党在工人中和整个社会上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在斗争中工人们都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

1. 概况

生:(阅读课本第200~201页)师:这场气壮山洒的工人的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2 .“二七惨案”的教训

师:请思考:(1)革命的敌人是谁?力量如何?(2)工人阶级仅仅依靠罢工,进行合法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工人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有无成功的可能性?(3)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能否完成民主革命?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地全和作用如何?(投影材料: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民状况)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灾难。1.1920年消费资料占中国进口货物的71.5%。大量的日用品倾入农村市场,进一步排斥了家庭手工业,农民不得不用农产品换日用品,成为帝国主义直接剥削对象。2.帝国主义倾销商品的同时,迫使农民放弃原有的生产,为帝国主义种植和出售他们所需的原料,造成粮食缩减。1914~1919年对15省的调查,水稻种植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1%;1924~1929年降为37%。1922年粮食入超300万零碎2担。3.20世纪20年代,地租占收获量的50%以上,湖南湘乡达90%;农村借债户占全体农民的50%~70%,利息20%~80%,有的地方为100%;附加税的增加超出了正税数倍,许多地方原来的军阀征过税,新来的军阀再征;预征赋税在四川梓潼1926年已预征到1957年的田赋。除横征暴敛外,广大农民还要受军阀的兵差,兵饷的痛苦,农民畏兵如虎,逃亡他乡。中共二大宣言:“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要素”,“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就可以保证革命的成功。”师:看材料1、2、3、谈一谈感受;并结合“中共二大宣言”分析农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阅读材料,分析,思考)师:中国共产党的下一步工作是什么?生:(学生归纳分析)师: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投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人民大革命的洪流。(投影片:概括本节内容)历史条件:国际――[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运的发展――初步结合――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干部、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 时间 地点会议 代表内容:党的名称 纲领 奋斗目标 斗争方式 中心任务 中央领导结构 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时间 地点中心任务:社会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纲领 最低纲领(意义)工人运动的高潮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5

一、说教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本单元是抗争和探索的继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而本课中共的诞生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二、说学情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学生们从小从报纸、新闻等多种渠道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一些共产主义方面的信仰,对本课的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首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初步感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然后再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来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而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

四、说重难点

1、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共一大的召开。

2、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了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本课采取创设情景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图表资料研习法等体现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本课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

以中国共产党召开党会为背景图片,以革命金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背景音乐,来创设情景,迅速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学习氛围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新课教学

(1)十分钟自学,探究三个问题。

探究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探究二、中共一大召开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探究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以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步认识。

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对所存在的问题实行帮扶,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接下来,我安排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通过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对文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三个:思想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通过对《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的地图观察与分析,可得出中共诞生的组织条件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培养学生识读和分析历史地图的能力。并通过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两个时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数据的对比表格,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中共诞生的阶级条件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培养学生把图表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最后我安排两组展示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归纳和总结。

(2)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二:中共一大召开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学习: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可以迅速地完成。这块内容的学习我安排另外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学习中,强调学生注意中共“一大”召开地点的变化。由于秘密会议暴露的缘故,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内容及意义是本课的重点。这里我指导学生将会议内容从通过第一个党纲、党的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等方面进行分解,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和记忆。特别熟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巩固提高

为了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增强学生的理解水平,这里我设置了本课第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大展示的题目:动脑筋思考陈独秀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由于此探究题目难度比较大,拓展性比较强。因而各小组的合作探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答案。

最后我安排小组间进行交流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相关文章:

★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范文

★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优秀范文大

★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合集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模板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模板

★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模板

★ 2020五四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 7月1日建党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范文2020

★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 918事变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202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