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飞浮学习网!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课稿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前,准备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讲课大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说学生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五、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尝试研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小组合作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2、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3、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分数的产生

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发现剩余的不足,提出问题剩余的不足怎样来记呢?然后在展示古代人测量物体长度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分数那时就已经产生了,最后通过展示两个孩子分东西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理解单位一的含义

教师先展示一个平均分成四份的长方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里1/4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学具自己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其中的1/4,请学生代表到投影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紧接着教师出示平均分成四份的一条线段和一个圆,让学生说一说这里1/4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一个长方形、一个圆、一条线段看做一个整体,随后展示四个苹果,让学生说一说其中1/4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四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出示六个熊猫的图片,提问学生能不能把六个熊猫看成一个整体,紧跟着提问学生还可以把生活中的那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时提出单位“1”的概念。接下来回到熊猫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自创作出一些分数,同时教师板书学生说出的分数,并带着学生分析分子分母各是什么含义,这时教师叫学生随机说几个分数并说说它的含义,最后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分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归纳补充得到分数意义完整的概念。

3.分数单位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整数425的计数单位,然后指出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叫分数单位,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复述分数单位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在这里引导学生归纳:分数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也就是若干分之一,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有一个分数分母来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最后通过学生和教师配合做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单位的理解。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在提出分数意义的概念后分糖果得这道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后面的三道练习都是通过具体实际巩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3.隐藏香蕉的这道题是训练学生变换思维去考虑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3】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三、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千岛湖美丽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画面定格在千岛湖的峰。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千岛湖游玩好吗?

2、出示一组千岛湖游玩的信息:

游船码头千岛湖峰

坐缆车要小时

爬山要小时

宾馆游船码头

乘汽车要小时

骑自行车要小时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游千岛湖,并用算式表示你所需的时间。

得出:1/2+1/3 5/8+7/81/2+7/8 5/8+1/3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5/8+7/8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导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五个小环节。

1、独立探险究

每人独立尝试3个算式,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4人小组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3、算法优化

在多种算法中,讨论出最合理的方法:先通分,再计算。

有的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算法:(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当学生出现这几种方法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体会并感悟出: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到: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4、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5、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6、再一次请学生选择游玩路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同时既培养了良好的验算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再次请学生选择哪种登山方式,并说明你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说乘缆车,这样节省时间;也有的学生会说爬山,这样可以节省金钱。这一小小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一次让学生在选择中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单一练习: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设计意图: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通分。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在这个大情景中又包含了3个层次的练习】

2、创设生活情境:

目前我校正在打造书香校园的品牌,图书室最近新买了一批图书。

(1)买来的故事书占总数的1/4

科技书占总数的1/6

基本练习:出示两条信息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可能列出1/4+1/6 1/4-1/6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当学生在计算时出现有12、24作公分母时,通过比较,感悟出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最简便。】

(2)综合练习:

在前面2条信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信息:连环画占总数的1/5。

要求学生求出:这三种书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出:1/4+1/6+1/5

【设计意图:一方面由2个异分母分数扩展到3个,这是知识的又一次拓展,也是对教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3)思考练习;

在前两个信息的基础上,补充这样一个问题:其他书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尝试解决:1-1/4-1/6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思考性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当场解决,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课后去思考。】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请学生谈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板书设计通分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转化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美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上:我不仅关注计算法则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4】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等知识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首先,给出容积和容积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是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L和ml,并介绍了它们的关系和它们与体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将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利用例5计算小汽车油箱容积巩固长方体容积的计算和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中理解容积与体积;认识容积单位:升、毫升。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等数学活动过程,感知容积单位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3.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打算从又下四步展开教学活动: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物(塑料盒、木盒),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如:在区分容积与体积时,选择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木盒和塑料盒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感观获得对两个概念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操作是学生认识事物、探索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感知1L、1ML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容积以及感悟出容积的大小。

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活动,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

4、将所学容积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如:巩固练习中的题目就有所体现。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新知识的构建是以已有的旧知识为载体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复习体积、体积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能够较好的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四部分,第一、容积的概念,第二、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第四、容积的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内容是容积概念的教学。在这里,我直接出示实物教具,长方体小木盒。通过实物介绍容积就是容器里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随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容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避免机械的背诵概念。在此基础上问学生:通过刚才的举例,发现了只有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容积?学生会很快说出:必须是空心的物体才有容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感知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第二部分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竟猜小游戏。拿出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体塑料盒和木头盒(用纸蒙好)让学生猜哪一个容积大,在学生的竟猜中揭晓迷底。感受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之处是容积从里面测量而体积是从外面测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体积相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竟猜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下来学习知识。从而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第三部分内容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因此,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在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容积单位,通过实物教具药水瓶和饮料瓶,观察上面的竟含量,引出L和ml两个容积单位,让学生猜想,升和毫升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会猜出是容积单位。教师紧接着问学生:你们想知道1ml水有多少吗?学生通过用针筒吸水并滴在手心活动感受1ml的大小。并把1ml水注入药水瓶中,用它估计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药水瓶中水的容积。(10ml)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一毫升究竟有多少?并以此为凭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用250毫升的量桶,向容积是1升的容器中倒水,倒几次是1升?通过倒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倒四次正好是1升。得出(1L=1000ml)。又将1升水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中,你猜想会发生什么?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毫升与1立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说继续验证,有的学生会根据升与毫升、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这两个单位间的关系。随后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哪些容器上还标有L和ml的字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先将1升水倒入正方体容器中,让学生猜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学生会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ml与1cm3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继续操作验证;有的学生说不用,根据升与毫升的关系和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可以得到。体积与容积单位间的关系是通过学生猜想、操作验证的方法得到的,这样能够使他们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将1升水倒入纸杯中,能倒几纸杯水?估计一下一个纸杯大约能盛多少毫升水?本环节是通过两次倒水活动深刻地理解了升与毫升和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时,教师指出:科学规定,每人每天至少要喝1400毫升的水,你知道1400毫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用不同的容积来说明1400毫升的多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不同容器建立深刻的表象,丰富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此活动,充分让学生猜想、验证、感悟、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容积单位间的关系。而且更能深刻地感悟到1L和1ML的实际大小。增强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

第四部分是例题的教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师适时点拨怎样把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最后集体订正,使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加以运用。进一步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关系。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三清”中的“堂堂清”。在此设计四组练习,第一组题单位间的换算,属容易题。主要目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第二组题感知题,使学生加深对L和mL两个单位关系的进一步感悟和理解。第三组计算题。难点是将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对新知识加以运用,属中档题。第四组练习即例6,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容积的方法。属于较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回顾课堂知识,最后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谈体会,总结拓展升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九章算术》是我国数学届的瑰宝,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也看一下这本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5】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66页——分数与除法。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对于分数,学生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通过直观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节课内容之前,又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初步沟通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例2明确指出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例题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关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本课时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它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认识分数的;本节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对分数的进一步的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突出这一点。

(二)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并从中体会到用分数表示除法商的优越性。

能在几组例证的探索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难点是理解两个数相除商用分数表示。

三、教法、学法

在这一节课中,我以学生熟悉的平均分问题和分数的意义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点,借助实验操作、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经历

(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构建除法和分数之间关系的模型,学会用分数这个新的数表示除法的商。

四、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抛砖引玉。

1、把6颗糖,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颗。

2、把3颗★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颗。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块。

【设计意图:虽然只是简单的3道题目,但却复习了旧知识,同时又巧妙地引出新知识,抛砖引玉,为下面的研究埋下伏笔。】

承上启下,初步建模

1、承接前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1÷3;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人可得这块月饼的,借助月饼图可知,1块月饼的也就是块月饼。因此1÷3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用分数表示结果;其次借助数形结合,巧妙地把除法计算与分数初步联系起来。]

2、把题目改为: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4名、5名、6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3、追问:如果平均分给7名、8名、9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如果是b名同学呢?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初步理解:如果被除数是1,不管除数是几,都可以用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1÷几的商。初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下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深入探究,理解含义

出示例2: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通过“估算——猜想——验证——汇报反馈———小结”这几个环节,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3÷4的商。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两个预案,结合学生的汇报演示。

预案1: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1份,就是块;再用同样的办法平均分另外2块同样大小的月饼。这样每人分得3个块,就是块。

预案2: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取其中的1份,就是3块饼的。1份有3个块,拼起来就是1块饼的,即块。

归纳类比,发现规律

1、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10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2、把7块月饼,平均分给10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3、把x块月饼,平均分给15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列出算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检测反馈,拓展提高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7÷8=9÷13=9÷8=11÷10=

2.想一想,填一填

完成书本课后做一做第2题,并添加这一道题目

通过=()÷(),说明除法和分数之间的互逆关系;通过

提问,“()可以是任何数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因为除数和分母都不能为0,所以。

3.计算下面各题的商

4÷7=1÷2=5÷3=45÷5=

9÷3=4÷5=2÷3=1÷6=

4.解决问题

(1)一位火炬手跑1千米要15分钟,平均每分钟跑几分之几千米?1÷15=(千米)

(2)如果要重新铺设一块15平方米的主席台,需要41块砖,平均每块砖占地多少平方米?15÷41=(平方米)

5.思考提高题:0.7÷2的商也能用分数表示吗?

五、教学预评及板书设计

本节课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抛——承——探——引”这几个环节,使学生经历了(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地构建了除法与分数关系这一新的数学模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而且板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突破教学的难点,使本课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分数的产生

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发现剩余的不足,提出问题剩余的不足怎样来记呢?然后在展示古代人测量物体长度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分数那时就已经产生了,最后通过展示两个孩子分东西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理解单位一的含义

教师先展示一个平均分成四份的长方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里1/4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学具自己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其中的1/4,请学生代表到投影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紧接着教师出示平均分成四份的一条线段和一个圆,让学生说一说这里1/4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一个长方形、一个圆、一条线段看做一个整体,随后展示四个苹果,让学生说一说其中1/4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四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出示六个熊猫的图片,提问学生能不能把六个熊猫看成一个整体,紧跟着提问学生还可以把生活中的那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时提出单位“1”的概念。接下来回到熊猫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自创作出一些分数,同时教师板书学生说出的分数,并带着学生分析分子分母各是什么含义,这时教师叫学生随机说几个分数并说说它的含义,最后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分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归纳补充得到分数意义完整的概念。

3.分数单位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整数425的计数单位,然后指出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叫分数单位,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复述分数单位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在这里引导学生归纳:分数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也就是若干分之一,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有一个分数分母来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最后通过学生和教师配合做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单位的理解。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在提出分数意义的概念后分糖果得这道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后面的三道练习都是通过具体实际巩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3.隐藏香蕉的这道题是训练学生变换思维去考虑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7】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66页——分数与除法。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对于分数,学生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通过直观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节课内容之前,又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初步沟通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例2明确指出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例题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关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本课时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它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认识分数的;本节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对分数的进一步的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突出这一点。

(二)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并从中体会到用分数表示除法商的优越性。

能在几组例证的探索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难点是理解两个数相除商用分数表示。

三、教法、学法

在这一节课中,我以学生熟悉的平均分问题和分数的意义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点,借助实验操作、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经历

(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构建除法和分数之间关系的模型,学会用分数这个新的数表示除法的商。

四、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抛砖引玉。

1、把6颗糖,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颗。

2、把3颗★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颗。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块。

【设计意图:虽然只是简单的3道题目,但却复习了旧知识,同时又巧妙地引出新知识,抛砖引玉,为下面的研究埋下伏笔。】

承上启下,初步建模

1、承接前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1÷3;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人可得这块月饼的,借助月饼图可知,1块月饼的也就是块月饼。因此1÷3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用分数表示结果;其次借助数形结合,巧妙地把除法计算与分数初步联系起来。]

2、把题目改为: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4名、5名、6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3、追问:如果平均分给7名、8名、9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如果是b名同学呢?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初步理解:如果被除数是1,不管除数是几,都可以用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1÷几的商。初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下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深入探究,理解含义

出示例2: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通过“估算——猜想——验证——汇报反馈———小结”这几个环节,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3÷4的商。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两个预案,结合学生的汇报演示。

预案1: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1份,就是块;再用同样的办法平均分另外2块同样大小的月饼。这样每人分得3个块,就是块。

预案2: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取其中的1份,就是3块饼的。1份有3个块,拼起来就是1块饼的,即块。

归纳类比,发现规律

1、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10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2、把7块月饼,平均分给10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3、把x块月饼,平均分给15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列出算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检测反馈,拓展提高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7÷8=9÷13=9÷8=11÷10=

2.想一想,填一填

完成书本课后做一做第2题,并添加这一道题目

通过=()÷(),说明除法和分数之间的互逆关系;通过

提问,“()可以是任何数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因为除数和分母都不能为0,所以。

3.计算下面各题的商

4÷7=1÷2=5÷3=45÷5=

9÷3=4÷5=2÷3=1÷6=

4.解决问题

(1)一位火炬手跑1千米要15分钟,平均每分钟跑几分之几千米?1÷15=(千米)

(2)如果要重新铺设一块15平方米的主席台,需要41块砖,平均每块砖占地多少平方米?15÷41=(平方米)

5.思考提高题:0.7÷2的商也能用分数表示吗?

五、教学预评及板书设计

本节课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抛——承——探——引”这几个环节,使学生经历了(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地构建了除法与分数关系这一新的数学模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而且板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突破教学的难点,使本课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8】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说学生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五、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尝试研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小组合作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2、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3、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9】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三、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千岛湖美丽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画面定格在千岛湖的峰。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千岛湖游玩好吗?

2、出示一组千岛湖游玩的信息:

游船码头千岛湖峰

坐缆车要小时

爬山要小时

宾馆游船码头

乘汽车要小时

骑自行车要小时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游千岛湖,并用算式表示你所需的时间。

得出:1/2+1/3 5/8+7/81/2+7/8 5/8+1/3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5/8+7/8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导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五个小环节。

1、独立探险究

每人独立尝试3个算式,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4人小组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3、算法优化

在多种算法中,讨论出最合理的方法:先通分,再计算。

有的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算法:(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当学生出现这几种方法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体会并感悟出: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到: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4、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5、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6、再一次请学生选择游玩路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同时既培养了良好的验算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再次请学生选择哪种登山方式,并说明你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说乘缆车,这样节省时间;也有的学生会说爬山,这样可以节省金钱。这一小小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一次让学生在选择中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单一练习: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设计意图: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通分。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在这个大情景中又包含了3个层次的练习】

2、创设生活情境:

目前我校正在打造书香校园的品牌,图书室最近新买了一批图书。

(1)买来的故事书占总数的1/4

科技书占总数的1/6

基本练习:出示两条信息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可能列出1/4+1/6 1/4-1/6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当学生在计算时出现有12、24作公分母时,通过比较,感悟出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最简便。】

(2)综合练习:

在前面2条信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信息:连环画占总数的1/5。

要求学生求出:这三种书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出:1/4+1/6+1/5

【设计意图:一方面由2个异分母分数扩展到3个,这是知识的又一次拓展,也是对教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3)思考练习;

在前两个信息的基础上,补充这样一个问题:其他书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尝试解决:1-1/4-1/6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思考性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当场解决,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课后去思考。】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请学生谈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板书设计通分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转化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美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上:我不仅关注计算法则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0】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等知识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首先,给出容积和容积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是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L和ml,并介绍了它们的关系和它们与体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将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利用例5计算小汽车油箱容积巩固长方体容积的计算和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中理解容积与体积;认识容积单位:升、毫升。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等数学活动过程,感知容积单位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3.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打算从又下四步展开教学活动: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物(塑料盒、木盒),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如:在区分容积与体积时,选择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木盒和塑料盒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感观获得对两个概念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操作是学生认识事物、探索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感知1L、1ML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容积以及感悟出容积的大小。

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活动,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

4、将所学容积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如:巩固练习中的题目就有所体现。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新知识的构建是以已有的旧知识为载体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复习体积、体积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能够较好的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四部分,第一、容积的概念,第二、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第四、容积的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内容是容积概念的教学。在这里,我直接出示实物教具,长方体小木盒。通过实物介绍容积就是容器里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随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容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避免机械的背诵概念。在此基础上问学生:通过刚才的举例,发现了只有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容积?学生会很快说出:必须是空心的物体才有容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感知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第二部分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竟猜小游戏。拿出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体塑料盒和木头盒(用纸蒙好)让学生猜哪一个容积大,在学生的竟猜中揭晓迷底。感受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之处是容积从里面测量而体积是从外面测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体积相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竟猜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下来学习知识。从而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第三部分内容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因此,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在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容积单位,通过实物教具药水瓶和饮料瓶,观察上面的竟含量,引出L和ml两个容积单位,让学生猜想,升和毫升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会猜出是容积单位。教师紧接着问学生:你们想知道1ml水有多少吗?学生通过用针筒吸水并滴在手心活动感受1ml的大小。并把1ml水注入药水瓶中,用它估计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药水瓶中水的容积。(10ml)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一毫升究竟有多少?并以此为凭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用250毫升的量桶,向容积是1升的容器中倒水,倒几次是1升?通过倒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倒四次正好是1升。得出(1L=1000ml)。又将1升水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中,你猜想会发生什么?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毫升与1立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说继续验证,有的学生会根据升与毫升、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这两个单位间的关系。随后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哪些容器上还标有L和ml的字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先将1升水倒入正方体容器中,让学生猜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学生会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ml与1cm3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继续操作验证;有的学生说不用,根据升与毫升的关系和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可以得到。体积与容积单位间的关系是通过学生猜想、操作验证的方法得到的,这样能够使他们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将1升水倒入纸杯中,能倒几纸杯水?估计一下一个纸杯大约能盛多少毫升水?本环节是通过两次倒水活动深刻地理解了升与毫升和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时,教师指出:科学规定,每人每天至少要喝1400毫升的水,你知道1400毫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用不同的容积来说明1400毫升的多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不同容器建立深刻的表象,丰富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此活动,充分让学生猜想、验证、感悟、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容积单位间的关系。而且更能深刻地感悟到1L和1ML的实际大小。增强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

第四部分是例题的教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师适时点拨怎样把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最后集体订正,使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加以运用。进一步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关系。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三清”中的“堂堂清”。在此设计四组练习,第一组题单位间的换算,属容易题。主要目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第二组题感知题,使学生加深对L和mL两个单位关系的进一步感悟和理解。第三组计算题。难点是将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对新知识加以运用,属中档题。第四组练习即例6,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容积的方法。属于较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回顾课堂知识,最后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谈体会,总结拓展升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九章算术》是我国数学届的瑰宝,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也看一下这本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1】

一、分析教材

本节课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五、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因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课本自主练习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四、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所教学的主要内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这样板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再看板书时,使学生能够连贯的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做到一目了然。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2】

一、说教材

㈠.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第五课时:“解方程”(课本第58-61页,例1—例4)

㈡. 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学习解方程的方法与应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㈢.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检验方程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表达术语。

㈣. 教学目标:。

1、掌握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关系解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2、了解教材中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方法,作为必要补充。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说教法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探---练三步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 口,重点分析研究方程式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式。并以多种形式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三、说学法

通过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方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请同学们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是方程?

2、什么是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

4、判断下面两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5+x>6 x+12=16

想一想x+12=16的解是多少?

但不是所有的方程的解都是能靠思考得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系统的方程解法。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随着气温的骤然下降,冬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生活在北方,冬季的取暖可是个大问题,这不,经营煤炭的张叔叔又在开始忙着计算了。

预计今年的煤炭销售量大约是300吨,可是库存仅有180吨,想要满足供应,还要运进多少吨煤炭?

思考:题中有几个数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假设还要运进的吨数看成x,怎么用方程还表示这其中的关系?

180+x=300

教师演示这个方程的解法,并检验。

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程列法吗?

300- x=180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2、小组合作学习

①如果每辆货车能运煤10吨,要想把这120吨煤一次运完,要多少辆车?

②一个运煤的车队,去掉派出的10辆车,还剩16辆待用,这个车队一共有多少辆车?

每个题都有两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试着列方程解答。

3、节约能源,思想教育

随着煤炭、汽油等能源的价格在逐渐攀升,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在新型能源——太阳能的身上,据统计,一个普通的太阳能用户,相当于每个月节约用电费用20元,那么一年将会节约多少元钱呢?

4、浏览教材

我们所用的教材所呈现给我们的解法是依据等式的性质,让我们一起快速地浏览教材,了解另外一种解方程的方法。

5、巩固练习

完成58面“做一做”的两个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

方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算术解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同学们要勤加练习。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教学反思

1、教材所呈现的方程解法不利于学生整体上掌握所有类型方程的解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引导学生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组织教学,而把教材当作了必要的补充。

2、学生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我认为非常简单的数量关系居然无法表达清楚,也不能快速地用方程来表示,说实话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学生的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尽快提高,否则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将会是越来越大。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3】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第四框题《连乘乘加乘减》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更复杂计算做准备。为此,要求学生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我教学本节课的主导思想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等实际状况,重视过程教学和整体性教学。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加深理解新知识。有目的地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看、找、想、算的过程中学习本课的知识点,达到教学的目标,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2、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感悟;

3、合作交流,在练习中升华。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理解《连乘乘加乘减》的意义,理解掌握《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口算和笔算,使学生认识小数连乘与整数连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迁移类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意义,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材难点是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尝试法,操作法,发现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学法。我重视观察,比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

三、说教学环节: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我分为六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铺路搭桥,兴趣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我让学生填写书中的表格

因数1.21.021.0021.0002

因数0.40.40.40.4

谁能说说,在表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充分感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规律。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巧妙设疑。

同学们请看15×4×2=多少老师现在把这道题改成1.5×0.4×0.2,你会做吗?通过变式,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然后交待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通过自主探究,来理解小数连乘的意义,理解掌握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第三环节,操作观察,发现规律。

1、出示例六,1.3×0.2×1.1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3×0.2=0.260.26×1.1=0.286这个乘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还可以用别的方法计算吗?1.3乘以0.2再乘以1.1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能说出下列算式表示什么?

2.7×1.5×0.1 5.8×0.4×1.2 3.1×1.2×0.3 1.6×1.1×0.5

小结:

小数连乘的意义是什么?

小数连乘的意义与什么算式的意义相同?(小数连乘的意义与整数连乘的意义相同。)

说明整数乘法的意义也适用于小数乘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采用发现法来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3、填空,并讲出道理。

4、小结,引导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①观察以上题,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有关,被乘数和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积的小数位数是被乘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用通过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大胆让学生尝试、讲解、讨论,把学生引导到算理的探究过程之中。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阅读书本,质疑问难: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为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由部分理解到整体回顾,形成体系,我让学生阅读9页的内容,提出尚存的疑虑,做到及时反馈。

五、巧设练习,发展智能:

练是数学课的重要特征,我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智能。

1.说出下面各算式中积应有几位小数

25.4×3.6×1.2 2.37×1.02×0.12 0.15×0.3×3.1

1.032×2.4×1.013.506×2.03×0.1 0.017×2.1×0.001

2.在积的适当位置上添上小数点

观察:积的小数位数是多少位?为什么?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5×4×1= 18×5×1= 2.5×0.4×2=0.25×0.4×0.1= 0.18×0.5×0.1= 0.025×0.4×2= 注意:计算的结果,小数部分的位数.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思维过程既有展开,又有压缩,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梳理概括,形成体系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归结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的说课全部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4】

一、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对小数除法也有初步的接触并有一定的认识。它是在整数除法意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也是为今后学习小数除以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领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数学的重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四、教学手段

课件、卡片、等

五、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与设计思想:

《课标》指出:数学课里的计算课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结果的计算,更重要的是算法的分析过程与算理的归纳。新知的构建,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是环环相扣、渐进深入。所以我在新课前设计了课前复习。

(二)教法的确定: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呢?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这节课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要方式进行新课教学。利用教材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发现,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除以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法的指导要寓于教学的始终,结合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可能出现的困难,给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根据学生学情实际,重点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按以下五个环节组织进行:复习导入,情境引领、探究新知,归纳总结,巩固运用,课堂小结

(二)教学实施策略:

1、复习引入

36÷3=54÷6=120÷6=

2、填空

0.2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0.4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0.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0.4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6.4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2.4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设计意图: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以整数的学习搭建认知桥梁。

3、情境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出示了教材中“体育锻炼”的生活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当重点突破。

(1)解答上面的问题,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

(2)适时点拨,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计算得数时,遇到了问题。

(3)关注新知,透彻理解。你是怎么算的?展示各种算法。通过发问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理解算理。“怎样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方法。

(5)在交流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6)对各种算法做初步的判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一种简便的算法,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指导学生列出的竖式22.4÷4后,老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22÷4会计算吗?学生算出后,提问这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20个个十分之一或者2个一,这是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问学生:24又表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回答:24个十分之一。教师接着问: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前面点上小数点)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在竖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2、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巩固新知,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73.8÷9=4.2

3、课堂练习6.25÷5= 26.4÷4= 14.7÷7= 43.5÷15=

4、回顾小结

让学生畅谈收获,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总之,本课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多,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合作交流和探索,去发现和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和发展。

5、课后反思

由于本人是新手,对一些教育理念的认识比较浅显,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许多不足。例如:对课堂的整体把控、对学生引导、教师的基本技能及课堂用语凝练有待提高。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点评和指导。

6、教学中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自己的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我们精心的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的学习。达到学生学会新知的目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15】

教材分析:

本课属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有利于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再加上电脑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借助生活经验已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但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组合图形的面积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为了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抽象到理性思考,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构建新知。正好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生不需要电脑操作,所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通过归类比较,优化出简单的方法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发展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合具体的例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简、最优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流程:

一、拼一拼,动手操作充分感知,认识组合图形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能更好的认识“组图图形”并很好的对后面的知识进行衔接呢?在这方面网友们的建议给了我很大帮助,尤其是木秀于林和辉煌老师,他们希望我采用“直接出示外部轮廓,让孩子们从资料袋中找基本图形把它填满”的方法,其实之前我是不太赞成这样做的,一方面感觉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同时有局限孩子思维的意思,但在我的第三次试讲中采用后发现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感觉乐趣盎然。这样就为后面学习组合图形面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议结合,总结提炼,突出重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形成抽象的思维特点。在了解了什么是组合图形的基础之上,我提出:“这样的组合图形面积该如何计算呢?”这一问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利用老师下发的题单和图形学具,通过画、拼、摆等方式,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以前所学习过的几个简单图形,再通过把这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展现的非常充分。那么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到底有哪些方法呢?同学们在组内进行合作交流,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总结出不同的有效的计算方法。(出示课件): ① 分割法② 填补法③ 割补法。

前两种方法学生掌握的非常好,但在试讲中并没有出现割补法,要知道这也是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于是我及时调整预设,在后面“做一做”中进行弥补。这个练习很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割补法的作用和优势,学生会很自然的往这个方向去思考。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这样由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到合作研究,到全体汇报,再到练习补充的形式体现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掌握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三、比一比,优化方法,突破难点

新课程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但多样化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优化的基础,如何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是一个新的生长点。学生动手进行分割、填补方法探究的时候,多数学生都能把它分成两个基本图形,有的同学又继续分成了3个部分。在这个环节中究竟方法是巧是拙,渐渐让学生体验、感悟,总结出分成两个图形分法比较简单,且计算步骤少,优越性体现的比较充分,在这种认知过程中揭示了组合图形的本质;在其他的分法中,找不到可以计算的数据,合情但不合理,这样仍然不行。深刻体会利用数据时转化图形的重要方面,实际上也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学生所进行的思维训练。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分解图形时要尽量考虑简便的方法计算,同时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解。发展学生有效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练读结合,巩固提升素养,拓展心灵视野

在练习中体现基础、提升、综合等不同层次,并且在练习过后与孩子一同回顾课后练习题,在总结中让学生更加宏观的体会到不同问题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同时通过介绍两千年前古代数学家刘徽的相关知识,让数学彰显历史文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